高要融媒體中心訊 高要區積極探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黨建工作,把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著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在黨建引領下“抱團發展、勇立潮頭”。
堅持黨建引領 戰斗堡壘建在“鏈”上
高要區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建就跟進到哪里,推動黨建與產業互促共融。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條”的原則,選取基礎較好、發展較成熟的產業成立產業鏈黨委,構建“1+X+N”聯建共建組織體系。產業鏈黨委由分管區領導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任書記,吸納骨干企業、大型合作社、生產(養殖)規模較大的鄉鎮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委員。構建產業鏈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對產業鏈黨建工作進行研究謀劃、統籌協調、督促落實,打破政企溝通壁壘,實現對策共商、大事共議、難題共解、實事共辦。目前,先后成立壓鑄、水產、羅氏沼蝦等3個產業鏈黨委,覆蓋全區近100家企業、100多個專業合作社,讓252名在冊黨員和300多名流動黨員找到了“家”。
做到有呼必應 惠企服務沉在“鏈”上
高要區積極發揮黨組織聚合牽引作用,以集約化形式統籌各類主體資源,各職能部門為鏈上企業“組團”提供精準高效、優質便利的“母親式”服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把營業執照辦理地點“搬”到水產產業鏈黨群服務中心,為養殖戶辦理營業執照,做優靠前服務。完善“企業吹哨、鏈條響應、部門報到”服務機制,確保黨委、政府政策第一時間直達產業鏈企業,企業反映的一般問題接訴即辦、難點問題集體會商解決、共性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在項目建設、政策支持、人才引進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今年以來,為企業、合作社、養殖戶解決涉及項目落地、引才用工等各類問題150多個。此外,針對農戶實時掌握流通價格、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羅氏沼蝦價格指數和首個高要羅氏沼蝦線上交易平臺,推動高要羅氏沼蝦產業發展。
注重多方協同 資源力量聚在“鏈”上
高要區以黨建為紐帶,充分整合黨委、政府、群團、科研平臺等資源力量,打通要素流動渠道,推動形成資源向企業集聚的良性發展態勢。發揮羅氏沼蝦產業鏈、水產產業鏈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全速推進美麗漁場、振業水產羅氏沼蝦預制菜研發項目、恒興水產二期羅氏沼蝦加工項目建設;利用哈哈樂農耕文化園、白土鎮羅氏沼蝦養殖基地等資源,打造羅氏沼蝦主題飲食文化項目和文旅項目,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整合黨員教育培訓資源,依托壓鑄產業鏈黨委陣地,掛牌成立壓鑄產業鏈黨校,為200多名壓鑄行業黨員提供多形式、多層次、針對性強的教育培訓。今年以來,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壓鑄龍頭企業,赴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開展“才聚高要”招才引智活動,進一步拓寬產業鏈人才儲備資源。 (報通)